新闻资讯
改革创新强动力 转型发展立潮头——中国建筑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综述
发布时间:2024-09-27
  |  
阅读量:
字号:
A+ A- A

  2020年,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新签合同额3.2万亿元,再次刷新全球建筑企业订单记录,同比实现两位数的增幅。

  面对不平凡的2020年,业绩逆势增长,体现了中国建筑积极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扎实改革成效。

  “挂表作战、按图施工”。中国建筑对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要求编制方案,将目标具体细化为8个方面、105项任务举措。

  “中国建筑积极推进国企改革走深走实,不断提升综合改革成效。”中国建筑集团董事长周乃翔强调,集团105项任务举措的2020年度节点目标,均已完成。

  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,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。引入非公资本,中国建筑与民营企业神州泰岳合资设立中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;中建一局二公司增资扩股,注册资本由原3.6亿元增加至5.33亿元,工商变更后公司由单一股东变更为二元股东。

  处置低效无效企业,截至2020年,已完成了年度治理工作任务,累计实现治理工作目标的法人企业共181户。

  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。目前,集团已完成全部26.9万户职工家属区“三供一业”分离移交的协议签署、必要资产划转、管理职能变更等工作。

 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。中国建筑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,实行绩效考核全覆盖,建立倡导价值创造的绩效文化和薪酬分配机制。

  限制性股票计划、股票期权激励、分红激励、任期激励……多元化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激发了企业的活力。中国建筑以市场化、契约化为导向,在7家子企业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,并在“科改”“混改”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,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纵深发展。

  “集团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,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,抓住行动重点,补齐改革短板,强化发展弱项,在改革中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、创新力、控制力、影响力、抗风险能力。”周乃翔说。

  自主研发出全球加载能力最强、加载空间最大、功能最领先的土木工程实验设备“中建万吨级多功能实验系统”,成功实现世界首例“五桥同转”……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,中国建筑苦练内功,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
  2020年初,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,中国建筑依托防疫医院快速建造核心技术,在10天、12天内分别完成火神山、雷神山医院建设任务;随后,凭借防疫工程建设集成技术和全产业链一体化能力,高质量完成国内外119座医疗设施,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  ——引领行业新型建造技术发展,积极推动“绿色建造、智慧建造、建筑工业化”,布局城市更新、流域综合治理、智慧城市、地下物流、机器人及智能技术创新与集成等领域。

  ——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制定并发布《中国建筑中长期重点研发方向》,确定了“智能建造关键技术”等10个重点研发方向、153项研究任务,围绕“重点研发方向”立项26项核心技术攻关方向课题。

  ——出台《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三十条举措》,召开科技创新大会,发挥科技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。

  ——培育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,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,不断提升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,不断完善研发经费投入保障机制。

  长期以来,我国建筑业物资采购工作受到工程承包模式繁多、组织管理方式复杂、项目点多面广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。

  针对建筑业集采管理常有的“采而不集,集而未管,管则难控”问题,中国建筑不断提升采购管理水平,创新构建“互联网+”物资采购新模式。

  为解决建筑业大宗集采的困难,中国建筑构建了“7+N”区域联合集中采购模式,并组建了相应的虚拟机构“区域联合集中采购中心”,大宗物资公开采购有了质的飞跃。

  以2020年11月份的华东区域钢筋联采为例,共汇集华东区域4省1市年度钢筋采购需求1000万吨,实现一小时内完成开标、评标、定标,采购金额超400亿元。

  中国建筑数字化转型成效初步显现。中国建筑在全行业率先开展数字经济探索,以云筑网为载体,建设建筑产业电商平台,2020年交易额达到9300亿元。此外,中国建筑承建的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,从2018年上线万个项目纳入平台管理,有力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。

  此外,中国建筑自主开发智慧工地平台,将更多人工智能、传感技术、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植入到建筑、机械、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物体中,普遍互联形成“物联网”,有效推动了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。